FamilySearch 用研背后的故事
作为中国三大文献之一的家谱,与国史、地方志一样对民俗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研究有着深远意义。2012 年,我们与世界上最大的非盈利组织族谱学会 FamilySearch合作,为其在中国进行家谱研究与产品规划提供符合本地文化观点的设计创新。此次合作,FamilySearch 希望和 EICO 一起了解中国用户需求与潜在机遇,研究总结出概念设计方案使东方的家谱文化能够借力于现代科技和社交媒体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设计之初,我们不断思考:人们会出于何种原因研究家谱?家谱在中国现代社会的意义是什么?现代年轻人如何看待家谱以及家谱相关的文化?阻碍当代多数人不考虑继续延展家谱的主要瓶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展开了项目研究。通过微博和社会关系等渠道,我们招募到不同年龄的专业研究人员和传统文化爱好者,既有专业的姓氏学会的秘书长,家谱书店的老板,又有跨行业的从业者和在校大学生。通过前往受访者家中或专业研究环境中进行深度访问,观察了解他们与家谱相关的传统文化行为与生活状态。
我们发现家谱在当代被赋予了很多新定义,它们不仅仅是挂在祠堂中一代一代的家族树或是通过文言文撰写的家训,而是被赋予了更现代的表现形式。 越来越多的家谱文化专业人员和爱好者开始运用数字多媒体、社会化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对传统家谱进行修订或创建新的家谱形式。他们将视频、音频、图像和文字结合在一起,使这些家庭聚会的照片、介绍家族历史的视频、家族名人的创业故事等,更生动地展示出家谱文化的魅力。他们还运用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等现代工具定期将整理好的资料发给五湖四海的亲人。我们还发现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近代家谱研究摒弃了许多旧习俗,逐渐开始收录女性成就,并邀请她们参与家谱编撰。
对于年长者来说,整理家谱本身就是一种增强家族联系的方式。因为编写家谱往往是个大工程,收集资料、撰写文章、核实内容等,需要分工合作。而只要合作一产生,家谱就开始发挥它汇聚家族力量的作用了。一位长期生活在北京的受访者,因为研究家谱需要经常前往偏远的农村。为了提高效率,他找来村里几个为数不多的识字的村民,帮他一起收集资料、拍照取证、记录老一辈的口述历史。原本疏远的同乡关系,因为一个共同的寻根溯源的愿景,变得越发亲近。
从年轻人那里,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家谱和传统文化的另外一种渴望。他们绝大多数人对传统文化拥有浓厚兴趣,又受到社交媒体和名人效应的影响,关心自己家中是否出现过名人以及自己同其他人的联系。其中有人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和精力传承着传统文化。常先生小时候看到长辈们收藏古董、研读史书时感到非常困惑。但长大后的他却发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是辞掉工作专心学习,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表达形式结合在一起,并以此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
这些从小生活在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孩子,在长大后更愿意主动承担延续家族文化的责任。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年人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既要从老一辈那里继承研究精髓,又要启发新一代的年轻人。为了增强年轻人的兴趣,有人专门拍摄照片和视频;有人将家谱从右至左的排版方法改成从左至右的现代阅读方式;有人将艰涩难懂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等等。设计团队的这些洞察都将成为 FamilySearch 发展的重要机遇。
如何将传统家谱研究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是此次用研的思考重点。对于经常上网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极易被现代新颖的表现形式和社会化媒体上的舆论所吸引。对于不常使用现代化工具的中老年来说,清晰直观的交互框架是吸引他们主动使用在线家谱服务的重要因素。“我喜欢一种台湾的导航仪,因为它的入口非常简单。只有‘你想去哪里?’和‘地图’两种选择。” 另一位中年受访者的话启发设计团队,只有操作逻辑足够简单易用,才能激发中老年用户的使用热情。
但在中国,引入在线家谱体验这一概念仍然面临重重困难。首先由于经济不发达,使很多家庭无法享受到计算机所带来的方便快捷。在偏远的乡村,人们编写家谱的主要工具仍然是纸和笔。其次,互联网发展速度过慢所带来的信息局限,使那些拥有计算机的中国家庭,仍然无法及时获取对应的外部信息。另外,人们也很难找到一个服务全面的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中文家谱网站。我们在访谈中还发现:不同家庭背景影响人们公开家谱的态度。名人后代倾向于公开家谱,并以获得图书馆的认可为荣。但普通家庭的后代却认为公开家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加之这种在心理上对互联网的不信任,使大部分中国家庭不愿意主动寻求在线家谱服务所提供的种种便利。
深度访问结束,我们将以上发现的所有信息与需求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出六大方面对概念设计有价值的洞察和策略,包括更灵活的搜索与创建家谱工具、更安全的隐私保护、更权威的家谱资料数据支持、更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以及更高效的家族成员关系探索与筛查,帮助 FamilySearch 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全面可靠的在线家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