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归来,反思智能家居“智能”化
从 CES 归来,eico 的设计师们将在内部进行分享,总结美国之行的见闻和感受。今天提前和大家分享 eico 用户研究总监张雷中和交互设计师喻秦关于智能家居的思考。
在本届 CES 上出现的智能家居产品,人们大多并不陌生。使用手机 App 控制灯泡,控制不同开关,这些都只是入门级的用户场景。很多公司都努力创造一些故事和愿景来吸引用户并培养他们的习惯,希望用户在纷繁多样的产品中选择自家产品。
然而,即便用再强大的故事奠定产品,也需要从一些非常细微的用户场景出发。通过手机开门、控制灯泡开关和亮度、控制窗帘等看似细微的场景,实现起来并不困难。真正的挑战在于将这些细微的场景串联起来,构建起一个强大的智能家居平台,而不是各个脱节的独立碎片。
比如智能门锁除了可以让房主通过手机解锁外,还可以通过摄像头将门外的影像发送到智能电视上,用户通过观看电视画面辨别访客,并通过遥控器解锁等。综合看来,目前的智能家居还处于教育用户阶段,产品需要非常强的用户需求来支撑。
智能家居和物联网
在 CES 现场,智能家居和物联网大部分厂商都在以相同的技术为基础用相同的方式解决相同问题,但采用互不兼容的协议。大部分的智能家居和物联网仍然停留在远程控制和信息查看,而不是通过分析环境数据并学习理解用户行为,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智能”,而是以另一种方式转移了操作和管理成本。相比较之下,可穿戴设备已经有在细分领域做得非常出彩的产品,比如体育领域检测投篮角度和网球挥拍、击球的可穿戴设备。
“人”,作为物联网的中心,所有的数据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其服务。物物之间的智能对话越来越成为智能产品的一大标签。当自行车踏板内置 GPS 模块和运动传感器的时候,需要额外购买的行车记录仪市场一定出现不小的波动。记录之后,分析数据之于人的意义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SleepIQ 智能床的数据分析
最打动人心的智能产品
逛 CES 智能家居展区,最让 eico 设计师眼前一亮的是 SleepIQ Kids 儿童智能床。这是 Sleep Number 继去年 CES 推出 x12 成人智能床后,今年的又一新品。它能感知儿童的呼吸、心率、翻身状况,是否下床等睡眠活动,从而调整支撑点及舒适度并检测睡眠质量。不需要佩戴任何电子设备,父母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获取孩子睡眠质量得分,各个指标从1到100,数字越高代表睡眠品质越好。家长可以更直观地对比孩子在大量运动或是熬夜之后睡眠质量的差别。当然,它还能自动分析数据给出建议。
另外,SleepIQ Kids 还配备一系列有趣的互动,激励用户使用和探索。当孩子落床或者起身,父母可以及时收到信息,使用配套的 App 可以检测床底下是否有小怪物等。对于家长来说,一句“Sleep well, dream big”的品牌营销词就足够吸引他们为孩子买单了。
SleepIQ 通过获取用户数据,进一步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这才是一款让用户看到真正价值的智能产品,而不是像智能手环一样的早期产品,仅仅是获取用户数据而不做出任何可行性建议或有价值的推荐,更不会造成可持续的交互行为。
最值得关注的公司
eico 设计师此行感受最深的是博世和英特尔)。无论是车机、可穿戴设备,还是智能家居的产品和模型,这两家公司都十分具有前瞻性。与其他互联网产品思维不同的是,博世认为智能家居产品首先要尊重用户隐私,用户所有的数据只能存储到本地或者云端的个人账户上,便于与其他设备互通。博士本身并不会获取这些数据和信息,也暂时不会对其进行大数据分析。
这与主流观点所认为的,获取用户数据,让机器更好地学习用户行为习惯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尚且不知博世这样做如何进一步改善产品,但对用户隐私的尊重值得每一个做智能产品的厂商借鉴。
博世与奥迪合作的集成仪表盘
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安全性应该是智能家居至关重要的基础,是一个产品与生俱来的 DNA,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和属性。如何增强产品可信度,提高产品安全性是厂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创建更开放的生态系统,让用户和开发者可以更有创意地利用智能设备。首先,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激发用户的创意和使用热情,比如通过 IFTTT 在不同场景下进行多种设定,让多个设备可以互通,满足用户个体需求。其次,对开发者开放接口,可以催生更多可能。
三、智能家居绝不仅仅是手机 App 控制设备,而是需要智能地感知我们的生活环境、行为动作,通过整体协调来为用户提供整体性体验。
四、关键性技术正被应用到多种实际场景中,除了相对成熟的摄像头、麦克风与音响等输入输出设备,也应该多关注手势识别和操作、脸部识别、语音识别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