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启示录
《博客天下》近期对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以及帮助一加手机迅速打开全球市场的七个关键性人物进行了深度访问。EICO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创意官张伟作为其中之一受邀采访。本文将告诉你 EICO 是如何帮助一加手机在品牌云集的手机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既有产品性格又兼顾大众审美的国际化品牌。
文:杜炜洁 景亚男
编辑:汪再兴 卜昌炯
选自:《博客天下》2015年十一月刊
敲定与一加的合作从线上认识到见面就用了几天时间。当时聊了两个小时,基本上一拍即合。我们做手机行业挺久了,最早做魅族,之后华为、联想、中兴、酷派,基本上国内品牌都接手过。目前市面上智能手机厂商的竞争逐渐尘埃落定,市场份额相对固定,包括系统本身也是日趋成熟。所以我们在系统定制的客户选择上也变得越来越谨慎,希望利用自身的经验服务于真正跟我们气质相符的客户。
在最初那两个小时里,刘作虎花了半个小时在跟我解释如何让手机侧面的曲度做到「挺」。一加手机在侧面有一个微小的弧度,还有正面有一个弧度。他要保证那个弧度不像 OPPO 那样弯,或者像板砖一样直,包括主板玻璃跟侧边接缝的那个小的 R 角弧度。他非常关注这些细节,这些细节通常在我们跟客户的第一次讨论中是不会谈及的。
刘作虎跟我们谈这些细节,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他对设计会有这样的追求。我们说如果真的要把一个 ROM 做好,需要6个月时间。当我们说出这个数字,很多厂商会说我们只有3个月时间,但是刘作虎觉得6个月可以,他觉得要做6个月,事实甚至超过了6个月。在对于很多事情的判断上,如果我们对这件事情有经验,他会更信任我们。从硬件、品牌还有海外市场,整个一加都是这样运作的,非常放权。
我觉得最宝贵的一点是,刘作虎从来不站在他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或者他是一个科技界、IT 界领域的人,这样的角度去看产品。他会说我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对这些东西都不太感冒,那我怎么从一个基础功能的角度去评判。包括在我们设计一加上海旗舰店的时候,他会想到一个根本不知道一加是谁的人,能不能被吸引到这个空间里,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让他们进来多待几秒钟。他自己经常会遇到不方便接的电话,他会联想到如何快速地挂掉电话,并礼貌地回一个自定制的短信。在产品经理、技术大拿、设计师遍布的专精团队中,他能站出来说一个感觉大家都会笑话他的问题,说自己看不懂、不太理解某些设计,但这个问题会让大家都思考,是不是真的是这样,是不是大家就是这么想的。
对一加系统的开发从去年10月份一直进行到发布会的前三周左右。到发布会临近的前一个月,我们还专门派了一个小组,包括我自己飞到深圳,跟他们的团队一起又熬了一周,再去打磨那些产品。所以在发布会上看到的很多成果,包括首页上应用的展现、相册、相机、桌面、卡片式的负一层界面,就是在最后那几周加班加点、一层一层磨皮加工出来的。
国内的手机市场跟海外非常不一样,竞争日趋白热化,当我们把十几部手机摆在桌子上,你已经分不出哪一部的时候,它对于软件界面的定制要求是更高的。从表现层面来说,它需要有自己的品牌性格;从深层次上来讲,它又需要真正符合中国用户的当前需求。结合这两点,我们发布新系统时,没有采用传统的图标界面,而是采用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视觉组合样式,在操作界面细节的考虑上也都照顾到本地用户的思考。
整体上我们不希望偏离安卓原生的感官体验,谷歌 Lollipop 里边 Material Design(质感设计)这套东西是非常好的一个基础。在这套基础上我们做了很多的优化改进,让它更加体现一加的性格,更符合中国用户的需求,比如说像卡片的定制,比如说对于短信的管理。天气是并行于整个系统定制的一个独立应用,我们内部花了挺长时间,它的使用高频又有充分的表现力空间。比如说传感器有重力感应,你可以从各个角度去交互体验,另外就是用抽象的语言去描述一个真实的情境。
我们曾经尝试过更加激进的方案,非常有性格,赢得了包括一加在内所有产品设计团队的喜爱。比如在天气表现里面,下雨可能就像一张油画,刮风我们会用藏蓝和艳红的强烈冲击去描绘,用高透视的几何形状来表现,你会带来一种意识上的共鸣,但它并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统一。这个东西呈现给别人的时候,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理解,他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包括刘作虎本人告诉我们说,这个东西会让人有距离感,会让普通的人觉得是一个仰视的态度。
整个视觉设计中,我们一直在平衡艺术和大众生活之间的关系,寻求一个可以被大家接受,但是同时它是有性格的一个点。在很多关键的节点上,刘作虎能够唤醒我们重新思考,不再那么狂热地执着于设计和技术,而是执着于体验本身。
当某些东西泛滥到你觉得只能谈性价比的时候,其实大部分人的内心对于美和品质是有追求的,当下社会对于效率的追求不断地消磨着个体的幸福感。很多人为了价格退而求其次,放弃了真正内心中的那点追求。
当初我们在做设计定位的时候有一个对比,就是拿到服装领域,除了低端和高冷的奢侈品,这几年最火爆的就是快时尚,像 Michael Kors 这种品牌遍地开花,它在快时尚和奢侈品中间又找了一个定位。基本款有优衣库,中低端有 Zara、HM,再往上走有 COS、Massimo Dutt。你发现时尚领域已经把这条线上的任何一个细节点布局得很精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但是今天在消费者电子产品上,尤其是手机作为一个必备品,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 为什么买小米、魅族、华为?最后落到一个词上:性价比。没有人去进一步思考对于产品本身的理解。我们期望能够做到的是,它是一个快时尚的手机,「可消费的奢侈品」,就是你能够接受的一个艺术品,是被人用心创造出来的。
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追求更好品质、体验和生活方式的消费者基数会变大,谁能够在各行各业的中间节点上插入,它会是有机会的。手机也不例外,而且会更早出现。